|
春晴感興 / 作者:齊己 |
連旬陰翳曉來晴,水滿圓塘照日明。
岸草短長邊過客,江花紅白里啼鶯。
野無征戰時堪望,山有樓臺暖好行。
桑柘依依禾黍綠,可憐歸去是張衡。
|
|
春晴感興解釋: 春晴感興
連旬陰翳曉來晴,
水滿圓塘照日明。
岸草短長邊過客,
江花紅白里啼鶯。
野無征戰時堪望,
山有樓臺暖好行。
桑柘依依禾黍綠,
可憐歸去是張衡。
譯文:
經過連續的十天陰郁,拂曉時分終于晴朗,陽光照耀著滿塘的水面,映得明亮無比。岸邊的草色短長與來往的過客相映,江邊的花紅花白里傳來啼鳥的聲音。在和平時期,人們便可以遠眺無邊無際的田野,山上有樓臺供人參觀,溫暖的天氣適宜行走。桑樹和柘樹青翠依依,禾稻和黍谷綠油油的,令人憐惜的是,回去的路上是張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晴朗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在春天清晨感受到的喜悅和興奮之情。詩中通過描寫天空、水面、草地和花鳥等春天的自然景觀,展現了春天明媚的氣息和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中還提到了山上的樓臺和村莊的桑樹、柘樹、禾稻和黍谷等田園風光,增添了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氛圍。
整首詩以描寫春天的自然景物為主線,既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又流露出一種對和平安寧的追求。詩人通過描繪山水和田園景致,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軍旅生涯的留戀,以及對歸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唐代齊己散發出的豪放和自由的個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