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吳先輩赴京 / 作者:齊己 |
煙霄已遂明經第,江漢重來問苦吟。
托興偶憑風月遠,忘機終在寂寥深。
千篇未聽常徒口,一字須防作者心。
此日與君聊話別,老身難約更相尋。
|
|
送吳先輩赴京解釋: 《送吳先輩赴京》這首詩是唐代齊己所作,詩意深邃,表達了作者對吳先輩的思念之情。
詩中第一句“煙霄已遂明經第”,煙霄指天空,明經第指已經登上高位。這句話意味著吳先輩已經在官場中取得了成功。第二句“江漢重來問苦吟”,江漢指江漢關,是通往京城的重要關口。吳先輩在此再次問苦吟指他再次離開故鄉前來京城。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吳先輩的贊賞和祝福。
第三句“托興偶憑風月遠”,托興指借助命運的機會,憑借倒運。風月遠指遠離家鄉,遠行他鄉。這句話表明吳先輩的前程不可預知,他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和挫折。
第四句“忘機終在寂寥深”,忘機指忘卻世俗情感,追求高尚的境界。寂寥指孤獨的生活狀態,深指深入。這句話表達了吳先輩追求的境界,即以寂寥孤獨的方式追求卓越,超越塵世的恩怨情仇。
第五句“千篇未聽常徒口”,千篇指吳先輩的才華橫溢,未聽常徒口指他的作品并沒有被廣泛傳誦。第六句“一字須防作者心”,一字指作品,防作者心指防止他的心意被理解。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吳先輩才華的贊賞和對作品傳世的期望。
最后兩句“此日與君聊話別,老身難約更相尋”,此日指此刻,與君聊話別指告別吳先輩。老身難約指詩人的年齡已經大了,更相尋指再次相聚的機會不大。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與吳先輩的告別,并表示將來難以再見面的遺憾。
總的說來,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吳先輩的欣賞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吳先輩前程的祝愿和對他作品傳世的期望。整首詩意深沉,表達了對友情和藝術追求的關注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