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煌煌京洛行 / 作者:齊己 |
圣君垂衣裳,蕩蕩若朝旭。
大觀無遺物,四夷來率服。
清晨回北極,紫氣蓋黃屋。
雙闕聳雙鰲,九門如川瀆。
梯山航海至,晝夜車相續(xù)。
我恐紅塵深,變?yōu)辄S河曲。
|
|
煌煌京洛行解釋: 《煌煌京洛行》是唐代詩人齊己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煌煌京洛行
圣君垂衣裳,
蕩蕩若朝旭。
大觀無遺物,
四夷來率服。
清晨回北極,
紫氣蓋黃屋。
雙闕聳雙鰲,
九門如川瀆。
梯山航海至,
晝夜車相續(xù)。
我恐紅塵深,
變?yōu)辄S河曲。
中文譯文:
煌煌京洛之行,
圣明君王垂下衣裳,
輝煌蔚然如旭日初升。
大氣磅礴,景色無遺,
四方夷狄慕名而來,紛紛歸附。
清晨時分,朝陽回歸北極,
紫色氣息覆蓋黃色宮闕。
宮闕高聳,如兩只巨鰲,
九門猶如江河湍急。
攀登山川,航行海洋,不輟車馬的行進。
我憂慮在紅塵俗世中,
可能會變成如黃河曲流般迂回曲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唐代首都京洛(指長安和洛陽)的盛景為主題,展現(xiàn)了當時權(quán)力的榮耀和繁榮。首先,詩中描述了圣君的威嚴形象,以及四方來朝的景象,顯示了統(tǒng)治者的威望和統(tǒng)一的力量。接著,作者描繪了京洛的壯麗景色和宮闕的壯觀。清晨時分,紫色的氣息覆蓋在黃色的宮殿上,顯示了帝王的威嚴和高貴。雙闕如兩只巨鰲,九門如江河,揭示了宮廷的莊嚴與輝煌。然后,作者用梯山航海的比喻形容忙碌的車馬,繼續(xù)顯示出京洛的繁榮和活力。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紅塵深處的擔憂,擔心自己會被世俗的紛擾所影響,變得迂回曲折,就像黃河的流程一樣。
整首詩通過對京洛盛景的描繪,展示了唐代帝王權(quán)力的榮耀和繁榮,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紅塵世俗的擔憂和對真實自我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