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汨羅 / 作者:齊己 |
落日倚闌干,徘徊汨羅曲。
冤魂如可吊,煙浪聲似哭。
我欲考黿鼉之心,烹魚龍之腹。
爾既啖大夫之血,食大夫之肉。
千載之后,猶斯暗伏。
將謂唐堯之尊,還如荒悴之君。
更有逐臣,于焉葬魂。
得以縱其噬,恣其吞。
|
|
吊汨羅解釋: 《吊汨羅》
落日倚欄干,徘徊汨羅曲。
冤魂如可吊,煙浪聲似哭。
我欲考黿鼉之心,烹魚龍之腹。
爾既啖大夫之血,食大夫之肉。
千載之后,猶斯暗伏。
將謂唐堯之尊,還如荒悴之君。
更有逐臣,于焉葬魂。
得以縱其噬,恣其吞。
中文譯文:
夕陽斜倚在欄干上,徘徊在汨羅的彎曲處。
冤魂如能寄托,煙浪聲似哭泣。
我愿考察黿鼉的心臟,烹煮魚龍的腹腔。
你曾吞食大夫的心血,吃噬大夫的肉體。
千載過去,你仍然隱藏在暗處。
曾經(jīng)以為你是尊貴的唐堯,現(xiàn)如同疲憊的國君。
還有更多的逐臣,葬送掉靈魂。
給予它獵食的機會,放縱它吞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唐代詩人齊己對腐敗政治和逆道行為的強烈憤慨。以汨羅為景,通過描述夕陽、煙浪、冤魂等形象,展現(xiàn)了一種幽暗、悲愴的氛圍。詩人以黿鼉、魚龍等神獸海怪的形象,直指當時的權勢者,暗示他們貪婪殘暴,腐化墮落,無情無義。
詩人對于現(xiàn)實的深深不滿,表達了他希望能夠考察這些權勢者的心理,揭露他們的真實面目,并對他們進行嚴厲的譴責和懲罰。他希望這些權勢者所犯下的罪行能夠得到昭雪,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整首詩以悲憤的筆調寫就,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煙浪和夕陽似乎都在對權勢者的罪行感嘆和呼喚。詩人的語言簡練有力,表達了他對于社會道德敗壞的擔憂和質問,同時也顯露了他的正義感和對于公正的堅持。這首詩詞帶有濃厚的諷刺意味,警示人們不要迷失正道,呼喚社會需要有更加公正和有良知的領導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