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和歌辭 / 作者:元稹 |
當來日大難行,前有坂,后有坑,大梁側(cè),小梁傾。
兩軸相絞,兩輪相撐。
大牛豎,小牛橫。
烏啄牛背,足跌力獰。
當來日大難行,太行雖險,險可使平。
輪軸自撓,牽制不停。
泥潦漸久,荊棘旋生。
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
|
相和歌辭解釋: 中文譯文:
當面臨大難時要行動,前面有陡坡,后面有陷坑,大梁傾斜,小梁搖晃。兩個輪子相互擠壓,兩個軸相互支撐。大牛豎立,小牛橫躺。烏鴉啄擊牛背,蹄踏力獰。當面臨大難時要行動,雖然太行山崎嶇險阻,但正是因為險阻才能變得平坦。輪子和軸自然會有磨損,但不會停止運轉(zhuǎn)。泥濘逐漸變得深厚,荊棘紛紛生長。行動必然困難,但與其不行動不如還是行動。
詩意和賞析:
元稹的這首詩詞《當來日大難》表達了在面臨困境時依然要勇往直前的決心。詩中運用比喻,以大牛、小牛和輪軸來象征人們在困境中奮發(fā)向前的形象。作者通過描述大牛豎立、小牛橫躺,以及烏鴉啄擊牛背和蹄踏力獰等場景,展現(xiàn)了困難和阻礙的形象。但盡管如此,作者也強調(diào)了在面臨困境時應當繼續(xù)前行。盡管道路險阻,但正因為這些困難,才能讓道路變得平坦。詩詞最后以“不如不行”作為結(jié)尾,表達出放棄行動不如勇往直前的意思。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在面臨困境時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鼓勵讀者在困境中堅持前行,堅持追求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