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樂天贈樊著作 / 作者:元稹 |
君為著作詩,志激詞且溫。
璨然光揚(yáng)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
謬予頑不肖,列在數(shù)子間。
因君譏史氏,我亦能具陳。
羲黃眇云遠(yuǎn),載籍無遺文。
煌煌二帝道,鋪設(shè)在典墳。
堯心惟舜會,因著為話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無間然。
緬然千載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綴書為百篇。
是時游夏輩,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遺訓(xùn),職在圣與賢。
如何至近古,史氏為閑官。
但令識字者,竊弄刀筆權(quán)。
由心書曲直,不使當(dāng)世觀。
貽之千萬代,疑言相并傳。
人人異所見,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貶,不如都無焉。
況乃丈夫志,用舍貴當(dāng)年。
顧予有微尚,愿以出處論。
出非利吾已,其出貴道全。
全道豈虛設(shè),道全當(dāng)及人。
全則富與壽,虧則饑與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
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獨(dú)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為一物,死生為一源。
合雜分萬變,忽若風(fēng)中塵。
抗哉巢由志,堯舜不可遷。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愚不愿有云。
|
|
和樂天贈樊著作解釋: 你是在作的詩,志刺激詞而且溫暖。
璨然光揚(yáng)的,都以忠勇聞名。
千慮盡一個失去,冰玉不斷的痕跡。
錯誤我愚蠢不賢的人,列在幾個兒子中。
通過你批評史氏,我也不能一一陳述。
羲黃眇云遠(yuǎn),歷史無遺。
輝煌二帝道,鋪設(shè)在典籍。
堯心只有舜會,因著為交談。
皋陶、夔益稷禹,粗得不異議。
緬甸這樣千載之后,后代圣人說孔宣。
迥深知皇王意,連結(jié)寫一百篇。
這時游夏人,不敢把舌頭。
堅(jiān)信作遣訓(xùn),職責(zé)在圣人與賢人。
如何到近古,史氏為閑官。
只要識字的人,我玩弄刀筆權(quán)。
由心書曲直,不讓當(dāng)代觀察。
留下的千萬代,懷疑是互相都傳。
人人不同見解,各個人所遍。
因此說褒貶,不如都沒有了。
何況是丈夫志,用舍貴當(dāng)年。
看我有點(diǎn)還,愿以出處論。
出來不是為了我自己,他出貴道全。
全道難道虛設(shè),道路完全應(yīng)該和人。
全是富裕和長壽,虧損就是饑餓和寒冷。
就我一身輕松,不如萬物安。
解懸不澤手,溺水沒有轉(zhuǎn)身。
神伊尹心呢,可以用冠古代。
其次有獨(dú)善,對自己不好人民。
天地為一物,生死是一源。
混合變分萬,如果空氣中塵。
巢由志對抗嗎,堯、舜不遷移。
舍棄這兩方面,怎么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我不希望有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