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蟲豸詩·蟆子(三首) / 作者:元稹 |
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則無。
毫端生羽翼,針喙噆肌膚。
暗毒應(yīng)難免,羸形日漸枯。
將身遠(yuǎn)相就,不敢恨非辜。
晦景權(quán)藏毒,明時敢噬人。
不勞生詬怒,只足助酸辛。
隼眥看無物,蛇軀庇有鱗。
天方芻狗我,甘與爾相親。
有口深堪異,趨時詎可量。
誰令通鼻息,何故辨馨香。
沉水來滄海,崇蘭泛露光。
那能枉焚爇,爾眾我微茫。
|
|
蟲豸詩·蟆子(三首)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蟆子微於蚋,
朝繁夜則無。
毫端生羽翼,
針喙噆肌膚。
暗毒應(yīng)難免,
羸形日漸枯。
將身遠(yuǎn)相就,
不敢恨非辜。
晦景權(quán)藏毒,
明時敢噬人。
不勞生詬怒,
只足助酸辛。
隼眥看無物,
蛇軀庇有鱗。
天方芻狗我,
甘與爾相親。
有口深堪異,
趨時詎可量。
誰令通鼻息,
何故辨馨香。
沉水來滄海,
崇蘭泛露光。
那能枉焚爇,
爾眾我微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蟆子的形象和特點,并借此表達(dá)了自卑和無奈的心情。
詩中描述了蟆子的微小和普遍被忽視的情況。白天繁忙時,蟆子微不可見;夜晚時,蟆子卻無聲無影。它們長著像羽翼一樣的柔軟觸角,采用尖銳的針喙刺破皮膚。
蟆子被描述為有著一定的毒性,身體也越來越虛弱。它們選擇遠(yuǎn)離人群,不敢負(fù)恨怨非辜。在昏暗的時候,它們敢于咬人,盡管它們并不是咬人的本意,只不過是因為它們分泌的酸性物質(zhì)會助長傷口的疼痛。
作者將蟆子與其他動物進(jìn)行了對比,如隼鳥無物可眥視,蛇身有鱗可庇護(hù)。作者以芻狗自比,表示寧愿與蟆子親近。描寫了蟆子的嘴巴異于常人,聽時可讓人訝異,追隨著時尚的潮流。
最后,作者將蟆子聯(lián)想到其命運:無奈地沉入水中,然后泛向遼闊的海洋。蟆子如此渺小,焚燒徒然。蟆子與眾人相比,其存在微不足道。
這首詩以寫蟆子微小的形象,表達(dá)了作者對自己和他人處境的無奈和自卑,有一些反諷和情感的表達(d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