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 / 作者:元稹 |
曉入白蓮宮,琉璃花界凈。
開敷多喻草,凌亂被幽徑。
壓砌錦地鋪,當霞日輪映。
蝶舞香暫飄,蜂牽蕊難正。
籠處彩云合,露湛紅珠瑩。
結葉影自交,搖風光不定。
繁華有時節,安得保全盛。
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
|
|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解釋: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幅早春時分進入永壽寺觀賞牡丹花的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早上進入白蓮宮,琉璃花界分外幽凈。各色牡丹開得如此繁茂,凌亂地鋪滿了小徑。彩色石子鋪滿了地面,在霞光和陽光的映襯下更加絢麗。蝴蝶翩翩起舞,香氣在空氣中彌漫,但是蜜蜂頂著花蕊卻難以直入。花叢中籠罩著彩云,露水像紅寶石一樣晶瑩。牡丹葉子交疊影影綽綽,隨風搖曳光影不穩定。如此繁華的景象有時也會凋零,怎樣才能保持永葆盛勢呢?顏色絢麗的花朵注定會逐漸凋謝,但是我希望你能保持真實的本性。
這首詩詞以描繪牡丹花的壯麗景象為主題,通過對牡丹花的各種表現形式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美的贊美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修辭手法,如“開敷多喻草”、“壓砌錦地鋪”、“搖風光不定”等,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畫面感和節奏感。詩人通過對牡丹的形態、色彩和花朵的香氣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和大自然的美麗。
整首詩以“繁華有時節,安得保全盛”一句為轉折,表達了詩人對于事物興盛不可永久的思考。牡丹花雖然繁華絢麗,但終究會凋謝,牡丹花的綻放和凋謝也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最后一句“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則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希望友人能夠保持真實的本性,不被世俗之美所迷惑。
這首詩詞以具體的事物描寫來表達抽象的哲理,關注了自然和人生的轉瞬即逝。整首詩詞以美麗的花朵為載體,給人一種富有生機和詩意的感覺,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