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 / 作者:元稹 |
慈竹不外長,密比青瑤華。
矛攢有森束,玉粒無蹉跎。
纖粉妍膩質,細瓊交翠柯。
亭亭霄漢近,靄靄雨露多。
冰碧寒夜聳,簫韶風晝羅。
煙含朧朧影,月泛鱗鱗波。
鸞鳳一已顧,燕雀永不過。
幽姿媚庭實,顥氣爽天涯。
峻節高轉露,貞筠寒更佳。
托身仙壇上,靈物神所呵。
時與天籟合,日聞陽春歌。
應憐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
|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解釋: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次本韻)》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慈竹不外長,密比青瑤華。
矛攢有森束,玉粒無蹉跎。
纖粉妍膩質,細瓊交翠柯。
亭亭霄漢近,靄靄雨露多。
冰碧寒夜聳,簫韶風晝羅。
煙含朧朧影,月泛鱗鱗波。
鸞鳳一已顧,燕雀永不過。
幽姿媚庭實,顥氣爽天涯。
峻節高轉露,貞筠寒更佳。
托身仙壇上,靈物神所呵。
時與天籟合,日聞陽春歌。
應憐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譯文:
慈竹不會過長,緊密比擬青瑤華。
竹莖如矛束在一起,竹節像玉粒般完美無瑕。
嫩綠的竹葉妍麗光滑,細嫩的竹筍交織如翡翠。
竹子挺拔如亭亭之儀,伸向蒼穹,被薄霧和露水輕輕包圍。
冰冷的竹子在寒夜中挺立,如簫韶之音在風和陽光下飄蕩。
輕煙中隱隱約約有竹影,月光倒映在波紋中。
鸞鳳只會停留,燕雀永遠無法越過。
幽雅的竹姿迷人如庭院中的美景,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
高潔的竹節如轉露,貞潔的竹筍在寒冷中更加完美。
托身于仙壇之上,受到神靈的庇佑。
與天籟聲相和諧,每日聽到陽春的歌唱。
應該同情那些孤獨的生命,受到摧折而成為病痾之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竹子的美麗和高潔,以及它與自然的和諧。元稹通過對竹子的描寫,展示了竹子婉約秀美的形態和清新的氣息。竹子被比作青瑤華、玉粒等珍貴的物品,凸顯了其高雅的品質。
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將竹莖比喻為矛束、將竹筍比喻為細瓊,給人以美感和想象空間。通過描繪竹子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的形態和氣息,如冷夜、風日、煙雨、月光等,展現了竹子的多樣性和生命力。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對孤獨和病痛的同情。詩人認為竹子是一個孤獨的存在,但它仍然保持著高潔和美麗。這種孤獨的形象與人們的內心痛苦相呼應,表達了詩人對那些經歷孤獨和苦難的人的同情和關懷。
整首詩詞以婉約清新的筆調展現了竹子的美麗形態和高潔品質,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遞了對孤獨和病痛的思考和同情。這首詩詞在形象描寫和意境構建上都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