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王故太妃挽歌詞二首(校書郎時作) / 作者:元稹 |
燕姞貽天夢,梁王盡孝思。
雖從魏詔葬,得用漢藩儀。
曙月殘光斂,寒簫度曲遲。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衛羅新壙,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隴合,簫鼓望城還。
寒樹風難靜,霜郊夜更閑。
哀榮深孝嗣,儀表在河間。
|
|
恭王故太妃挽歌詞二首(校書郎時作)解釋: 《恭王故太妃挽歌詞二首(校書郎時作)》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姞貽天夢,梁王盡孝思。
雖從魏詔葬,得用漢藩儀。
曙月殘光斂,寒簫度曲遲。
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衛羅新壙,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隴合,簫鼓望城還。
寒樹風難靜,霜郊夜更閑。
哀榮深孝嗣,儀表在河間。
中文譯文:
燕姞(指恭王的太妃)將殉天庭之夢留給世間,梁王心思孝道盡情。
雖然按魏王的旨意安葬,卻得到了漢王朝的禮儀。
黎明時分,月亮的殘余光芒隱匿,寒冷的簫聲拖延曲調。
一生中受恩的地方,如今以哀挽之心又該去何處呢?
文士和衛士在新墳前,仙女在暗山中黯然遮面。
雪云掩埋了隴山,簫鼓聲期盼城池的歸還。
寒冷的樹木難以平靜,霜凝的郊野更加寂寥。
對于哀悼和榮耀,深深的孝思繼承者,儀表在河間。
詩意和賞析:
《恭王故太妃挽歌詞二首(校書郎時作)》是元稹寫給恭王太妃的挽歌,表達了對太妃的哀悼之情和對梁王孝道的贊頌。
詩中描繪了恭王太妃的離世和梁王對她的深深思念。盡管太妃根據魏王的旨意被安葬,但她得到了漢王朝的儀式安葬,顯示了梁王對太妃的尊敬和對她的思念之情。
詩中運用了寒冷的意象,如曙月殘光、寒簫、雪云等,增加了詩歌的悲涼和哀傷氛圍。抒發了梁王內心的孤寂和對太妃的思念之情。
詩歌最后提到了文衛羅新壙(指文士和衛士在新墳前),以及仙女在暗山中掩面,形象描繪了喪葬儀式中的場景,更加凸顯了悲傷和哀悼的氛圍。
整首詩通過描繪太妃的離世和梁王的哀思,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孝道的贊頌,展示了元稹細膩的情感描寫和對詩意的把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