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禪三首寄胡果 / 作者:元稹 |
近聞胡隱士,潛認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萬劫長。
有修終有限,無事亦無殃。
慎莫通方便,應機不頓忘。
百年都幾日,何事苦囂然。
晚歲倦為學,閑心易到禪。
病宜多宴坐,貧似少攀緣。
自笑無名字,因名自在天。
近見新章句,因知見在心。
春游晉祠水,晴上霍山岑。
問法僧當偈,還丹客贈金。
莫驚頭欲白,禪觀老彌深。
|
|
悟禪三首寄胡果解釋: 《悟禪三首寄胡果》是唐代元稹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最近聽聞胡隱士,暗中領(lǐng)悟心靈王。不恨百年匆匆過,反而憂傷萬劫長。修行有終止,無為也無傷。謹慎勿貪戀俗事,應順應時不忘常。百年光景轉(zhuǎn)瞬即逝,何事苦苦糾纏不休。晚年疲倦于學問,閑暇心思容易歸禪。疾病宜多宴坐,貧窮似少攀緣。我自嘲無名無姓,因為名字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最近領(lǐng)悟新的章句,因此知道見解在心中。春天游覽晉祠的水,晴天登上霍山的峰巔。向禪宗的僧人請教禪理,從丹道修行的客人那里獲贈金錢。不要驚訝頭發(fā)即將變白,禪觀修行已深入老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元稹對禪宗修行的思考和體悟。他提到了胡隱士,暗示他是一個精通禪宗的隱士,可以引導他們認識到內(nèi)心的王者。詩中表達了對時光的憂傷,認為百年光景匆匆而過,而萬劫之久的痛苦卻似乎無法結(jié)束。作者告誡人們要慎重對待俗世事務,應該順應時機,不忘常態(tài)。詩中也表達了作者晚年對學問的厭倦和對禪宗的向往,他認為晚年的心思容易回歸禪修。此外,作者還提到疾病宜多宴坐,貧窮似少攀緣,暗示在身體欠佳和物質(zhì)匱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內(nèi)心的宴坐和超脫來獲得安寧。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笑稱沒有名字,因為名字的束縛并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自由,而真正的自由在于內(nèi)心的覺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禪宗思想的核心,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作者通過對胡隱士的提及,暗示了尋找內(nèi)心王者的重要性,表達了對內(nèi)心覺醒的渴望。詩中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禪修境界的向往,以及在晚年對學問的厭倦和對內(nèi)心寧靜的追求。作者以平實的語言和樸素的意象,描繪出人生的短暫和萬劫不復的痛苦,呼喚人們要珍惜當下,追求內(nèi)心的平靜與解脫。整首詩詞以一種哲理的方式,表達了對禪修和內(nèi)心覺醒的向往,給讀者帶來了思索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