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田(時三十七) / 作者:元稹 |
陶君三十七,掛綬出都門。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種桔槔園。
千萬人間事,從茲不復言。
|
|
歸田(時三十七)解釋: 《歸田(時三十七)》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陶君三十七,掛綬出都門。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
冬修方丈室,春種桔槔園。
千萬人間事,從茲不復言。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元稹自己三十七歲時離開都城回歸鄉村的心情和決定。他返鄉的決心受到了陶淵明的影響,希望回到自然安靜的田園生活中去。他選擇離開繁華的都市,回到商山淅水邊的村莊。他在冬天修建自己的方丈,春天則種植桔槔園。這樣的生活使他擺脫了現實世界的紛擾,不再關注人間的種種事務。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元稹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回歸自然的渴望。他以自己三十七歲的年紀為起點,選擇離開繁忙的都市生活,回到寧靜的鄉村。元稹以陶淵明為榜樣,表達了對田園生活和自然的熱愛。
詩中的“方丈室”和“桔槔園”象征著他在鄉村的安居和勞作。修建方丈室是為了尋求心靈的寧靜,種植桔槔園則是展示他對農耕和自然的熱愛。通過這些行動,元稹希望擺脫塵世的喧囂,回歸樸素的生活,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詩的最后兩句“千萬人間事,從茲不復言”,表達了詩人的決心和態度。他不再關注人間喧囂和紛爭,選擇摒棄塵世的瑣碎,專注于自己的田園生活。這種態度也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田園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返璞歸真、追求心靈安寧的愿望。它展示了元稹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冷漠,具有濃郁的禪意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