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貽蜀五首·韋兵曹臧文 / 作者:元稹 |
處處侯門可曳裾,人人爭事蜀尚書。
摩天氣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虛。
鵬翼已翻君好去,烏頭未變我何如。
殷勤為話深相感,不學馮諼待食魚。
|
|
貽蜀五首·韋兵曹臧文解釋: 《貽蜀五首·韋兵曹臧文》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處處侯門可曳裾,
人人爭事蜀尚書。
摩天氣直山曾拔,
澈底心清水共虛。
鵬翼已翻君好去,
烏頭未變我何如。
殷勤為話深相感,
不學馮諼待食魚。
詩意:
這首詩以貽蜀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朋友韋兵曹臧文的思念之情。詩中揭示了封建社會中權力斗爭的殘酷現實,讓人們明白在朝堂之上,人們爭相追逐權位,但這種追逐往往讓人迷失自己的本心和追求。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友誼深厚的祝福和對朋友追求真正價值的鼓勵。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比和對立的手法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句"處處侯門可曳裾"描繪了朝堂之上的虛華景象,侯門之下的人們爭相攀附權貴,追逐名利。接下來的兩句"摩天氣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虛"則用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真正價值的期許。摩天和澈底分別象征著遠大的抱負和清澈的內心,山曾拔和水共虛則暗示了對追求真理和超越世俗的追求。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和祝福。"鵬翼已翻君好去,烏頭未變我何如"這兩句以動物的形象來表達離別和思念之情。鵬翼翻飛暗示著友人已經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烏頭未變則暗示著詩人仍在原地徘徊。最后兩句"殷勤為話深相感,不學馮諼待食魚"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友人追求真正價值的贊賞。殷勤為話意味著作者愿與友人傾心交談,共同探討人生的意義;不學馮諼待食魚則暗示著作者不愿追逐虛浮的名利,而是追求真正的智慧和境界。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富有意象的描寫,表達了對追求真正價值和友誼的思考和贊美,展示了詩人對于塵世間追逐權勢和虛華的批判,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