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遠曲 / 作者:元稹 |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
沙隨郎飯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飯。
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
一家盡是郎腹心,妾似生來無兩耳。
妾身何足言,聽妾私勸君。
君今夜夜醉何處,姑來伴妾自閉門。
嫁夫恨不早,養兒將備老。
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為郎求娶妾。
妾不忍見姑郎忍見,為郎忍耐看姑面。
|
|
憶遠曲解釋: 詩詞:《憶遠曲》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
沙隨郎飯俱在匙,郎意看沙那比飯。
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
一家盡是郎腹心,妾似生來無兩耳。
妾身何足言,聽妾私勸君。
君今夜夜醉何處,姑來伴妾自閉門。
嫁夫恨不早,養兒將備老。
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為郎求娶妾。
妾不忍見姑郎忍見,為郎忍耐看姑面。
中文譯文:
回憶起遠方的曲調,郎君身體雖不在遠方,但心卻遙遠。
沙粒隨著郎君的飯菜一起在匙子上,郎君的心思卻比看沙粒還難捉摸。
水中書寫的字跡無法留下痕跡,誰能讀懂君的心思?
何況我事奉著姑姑的安排,離開門前就像隔著萬里。
整個家庭都是郎君的心腹之人,我仿佛生來只有一只耳朵。
我這個女子何足言說,聽我私下勸告君吧。
如今夜晚你醉倒在何處?姑姑來陪伴我自己關上門。
嫁人后懊悔為何不早些,養兒為了將來備足晚年。
我自己嫁給了郎君立下了骨氣,老姑為郎君去迎娶我。
我不忍心見到姑姑郎君卻能忍受,只能為了郎君忍耐著看著姑姑的面容。
詩意和賞析:
《憶遠曲》是元稹在唐代寫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女子回憶遠方戀人的情景以及她的內心矛盾和忍耐。
詩中女子回憶起與戀人的曲調,雖然她的戀人身體不在遠方,但他的心卻遙遠。這句表達了女子與戀人之間的距離和心理的隔閡。
詩中通過描寫沙隨郎飯的情景,表達了女子對戀人的關心和思念。她用沙粒來比喻自己的心思,暗示著她的心思難以捉摸,戀人難以理解她的內心。
接著,詩中描述了女子在離開家鄉后,為了姑姑的安排和要求,與戀人分離的情景。她離開門前就像隔著萬里,表達了她與戀人之間的距離和分離的痛苦。
詩的后半部分,女子表達了對婚姻和家庭的矛盾心情。她感嘆自己嫁人晚了,懊悔沒有早些嫁給戀人。她還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擔心養兒不易且為了晚年而備足。同時,她展現了自己的堅強和忍耐,表示自己嫁給了戀人并立下了骨氣,而老姑則為戀人去迎娶她。
整首詩通過描寫女子的內心矛盾和忍耐,表達了她對遠方戀人的思念和對婚姻、家庭的復雜情感。她既希望與戀人相聚,又為了家庭的安排而忍受分離和矛盾。這種復雜的情感和內心掙扎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憂傷和凄涼的意境。
通過描寫女子的個人經歷和內心矛盾,這首詩詞展示了唐代女性在婚姻和家庭制度下所面臨的困境和掙扎。同時,詩中的形象和意象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愛情、家庭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