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后五日 / 作者:白居易 |
立春后五日,春態紛婀娜。
白日斜漸長,碧云低欲墮。
殘冰坼玉片,新萼排紅顆。
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
迎芳后園立,就暖前檐坐。
還有惆悵心,欲別紅爐火。
|
|
立春后五日解釋:
中文譯文:春分后五天,春天的氣息繁盛。白天漸漸變長,碧云低垂欲降。殘冰裂成玉片,新花簇擁紅顆。遇到美景都歡欣,愛春天的不僅僅是我。迎接芳香的花園,靠著溫暖的前檐坐。也有點惆悵之情,不舍離開紅爐火。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立春后五日的春天景象,以及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詩人觀察到白天漸漸變長,天空的云越來越低,冰開始融化,新花開始開放。他感到遇到美景時心情愉悅,明白不只有他一個人熱愛春天。在這美好的春天里,他在花園里迎接芳香,并在溫暖的地方坐下。然而,他心中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舍,不想離開溫暖的爐火。
賞析:白居易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變化。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使得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詩人用自然景物來表達他對春天的喜愛和享受,同時也流露出他對離開溫暖的屋子的不舍之情。整首詩情緒起伏自然,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溫暖的向往之情。同時,也使讀者對春天的美景和溫馨的家庭生活產生共鳴與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