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 / 作者:李白 |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歸根復太素,群動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
交流無時寂,楊墨日成科。
夫子聞洛誦,夸才才固多。
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賣之,五寶溢山河。
勸君還嵩丘,開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興一來過。
|
|
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解釋:
送給十八歲的四子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歸還嵩山
吾祖吹奏著橐籥(古代樂器),天人都相信神秘的儀式。回歸本初,純凈無瑕,人們爭相贊美著和諧的元和時代。
炎炎四位真人神通廣大,辯論起來如同洶涌的波濤。他們交流的內容從不間斷,像楊墨一樣每天都有新科技的發展。
夫子(老師)聽見洛水的禮樂演奏,夸獎那些才華橫溢的學子們。然而,我在異地長期逗留,徒然消耗了青春。
道理是可以用金錢來束縛的,但五寶(指古代寶物)已經溢滿了山河。我勸你回嵩山,打開酌酒,期待著花朵仍在綻放,你可以享受一次愉快的旅程。
詩意:這首詩是李白寫給一個朋友的勸誡之作。詩中表達了對朋友長期在外奔波的惋惜和勸導,希望朋友能夠回到家鄉嵩山,享受溫馨的家庭生活。
賞析:詩中使用了多個意象,如“吹奏橐籥”、“太素”、“元和”等,通過這些意象,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神秘而和諧的時代的向往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節奏流暢,意境具體,給人以明快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