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作者:文天祥 |
風霜陰忽忽,天地澹悠悠。
我自操吳語,誰來問楚囚。
寂中惟滅想,達處盡忘憂。
手有韋編在,朝聞夕死休。
|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解釋: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霜陰忽忽,天地澹悠悠。
寒冷的風霜陰云密布,天地間寧靜廣闊。
這里描述了一個寒冷的秋天景象,以及廣袤寧靜的天地景色。這種景象可能與文天祥所處的環境相呼應,同時也可表達他內心的孤獨和蒼涼之感。
我自操吳語,誰來問楚囚。
我自己操著吳語,誰會來問我這楚囚。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囚禁中的心境,他使用吳語交流,暗示他身處于敵對勢力的地方,被囚禁在燕越(即現今的越南)地區,感到孤立無援。
寂中惟滅想,達處盡忘憂。
在寂靜中只有滅絕的思念,到達某個地方則盡情忘卻憂愁。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囚禁中寂寞孤獨的情感,他努力消除內心的思念和憂慮,用達到某個境地來遺忘痛苦。
手有韋編在,朝聞夕死休。
手中有韋編(指寫作)之器,早晨聽到死亡的消息,晚上就可以安心離世。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囚禁中依然保持堅定的意志,他堅持寫作,即使面臨死亡的威脅,也能夠安心離世。
整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囚禁中的心境和思想狀態。他面對嚴酷的環境和孤獨的困境,但仍然保持著自己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通過寫作表達內心的情感,他將自己的思念和憂愁融入其中,同時也通過寫作來尋求心靈的寧靜和解脫。這首詩詞展現了文天祥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感人的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