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起 / 作者:文天祥 |
夢破風煙迥,衾寒不自由。
鐘聲到枕曙,月影入簾秋。
雁過江山老,蛩吟草樹愁。
整冠人共笑,兩月不梳頭。
|
|
曉起解釋: 《曉起》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夢破風煙迥,衾寒不自由。
鐘聲到枕曙,月影入簾秋。
雁過江山老,蛩吟草樹愁。
整冠人共笑,兩月不梳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晨醒來的景象。詩人在夢中被風煙所打破,感到被寒冷的被褥束縛。隨著鐘聲傳到枕邊,天色漸漸明亮,秋天的月影透過簾子投射進來。雁飛過江山已經老去,蛩蟲在草木間哀鳴。詩人整理頭發,與他人一同笑談,已經兩個月沒有梳頭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詩中的意象豐富而深刻,通過對夢境、寒冷、鐘聲、月影、雁飛、蛩鳴等元素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生命短暫以及人生百態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的"夢破風煙迥"表達了詩人從夢中醒來的瞬間,感受到現實世界的冷酷和無常。"衾寒不自由"則描繪了詩人在清晨的寒冷中感到束縛和不自由。"鐘聲到枕曙"和"月影入簾秋"則通過聲音和光影的描繪,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新的一天的開始。
詩中的"雁過江山老"和"蛩吟草樹愁"則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界的哀鳴,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最后兩句"整冠人共笑,兩月不梳頭"則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豁達和對物質的超越,以及對傳統禮儀的顛覆。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及對自然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生命短暫和人生百態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詩人的豁達和對物質的超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