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沛歌 / 作者:文天祥 |
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顏。
王侯與將相,不出徐濟間。
當時數公起,四海王氣閑。
至今尚想見,虹光照人寰。
我來千載下,吊古淚如潸。
白云落荒草,隱隱芒碭山。
黃河天下雄,南去不復還。
乃知盈虛故,天道如循環。
|
|
沛歌解釋: 《沛歌》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朝失去了它的鹿,豐沛的氣息展現在龍顏之上。
王侯和將相都不離開徐濟之間。
當時有幾位公子崛起,四方的王氣都平靜了下來。
至今仍然懷念那個時代,虹光照耀著人間。
我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千載,悼念古代的人們,淚水如潸潸流下。
白云飄蕩在荒草之間,隱約可見芒碭山。
黃河是天下的雄主,向南流去再也不回來。
從中我們明白了盈虛的道理,天道如同循環。
詩意和賞析:
《沛歌》以秦朝失去鹿的典故為引子,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亂世的思考和對歷史的回憶。詩中提到的徐濟是指徐州和濟南,這兩個地方在宋代是重要的政治中心。王侯和將相不出徐濟間,暗示了當時政治權力的集中和局限。詩中的數公指的是幾位有才干的公子,他們的崛起使得四方的王氣平靜下來,反映了作者對有志于治理國家的人的期望和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他說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千載,悼念古代的人們,淚水如潸潸流下,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中的白云、荒草、芒碭山等景物形象描繪了歲月的變遷和歷史的荒涼。黃河象征著中國的命脈,它南去不復還,暗示了歷史的不可逆轉和時光的流逝。最后,作者通過盈虛的道理和天道如循環的思考,表達了對宇宙規律和人生哲理的思索。
《沛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政治亂世的憂慮和對歷史的敬仰。詩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很巧妙,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