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塚吟 / 作者:文天祥 |
余昔從君時,上堂拜姑嫜。
相攜上祖塚,歲時持酒漿。
姑嫜相繼沒,馬鬣不在鄉。
共君甌盂飯,清涕流襦裳。
君貧初赴官,有家不得將。
妾無應書兒,松梵槚自成行。
君別不復歸,歲月何茫茫。
長安擁朱綬,執雁事侯王。
豈無一紙書,道路阻且長。
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傷。
君家舊巾櫛,至今襲且藏。
諒君霜露心,白首遙相望。
|
|
上塚吟解釋: 《上塚吟》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曾經跟隨君主,上堂拜祭祖先的墳墓。相互攜手上山祭拜,每年都帶著酒和漿糊。祖先的墳墓相繼荒廢,馬鬃也不在故鄉。我們共同用甌盂盛飯,清澈的淚水濕透了衣裳。君主貧窮初次赴官,有家不能帶走。我沒有回應兒子的書信,松樹和槚樹自成行。君主離別后再也沒有歸來,歲月如此漫長。長安城中人們擁有紅色的綬帶,執掌雁群侍奉侯王。難道沒有一封書信,道路阻礙又漫長。每年寒食節都要倒酒,我心中自愧痛苦。君主家中舊時的巾帽梳篦,至今仍然保存著。我相信君主心中也有霜露之憂,白發蒼蒼遙相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文天祥與君主的關系以及他們的離別之痛。詩人回憶起曾經跟隨君主的時光,一起上山祭拜祖先的墳墓,每年都帶著酒和漿糊。然而,祖先的墳墓逐漸荒廢,馬鬃也不在故鄉,君主貧窮初次赴官,無法帶走家人。詩人沒有回應兒子的書信,松樹和槚樹自成行,君主離別后再也沒有歸來,歲月如此漫長。詩人感嘆道路阻且長,難以相見。每年寒食節都要倒酒,詩人自愧痛苦。然而,詩人相信君主心中也有霜露之憂,他們白發蒼蒼,遙相望。
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之痛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君主與自己的關系,以及君主的離去和歲月的流逝,表達了對君主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凄美,情感真摯動人。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忠誠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