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嘆 / 作者:文天祥 |
綠槐云影弄黃昏,月照牢愁半掩門。
一片心如千片碎,十分須有二分存。
沙邊黃鵠長回首,江上杜鵑空斷魂。
豎子溷人漫不省,紅纓白馬意軒軒。
|
|
自嘆解釋: 《自嘆》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槐云影弄黃昏,
月照牢愁半掩門。
一片心如千片碎,
十分須有二分存。
沙邊黃鵠長回首,
江上杜鵑空斷魂。
豎子溷人漫不省,
紅纓白馬意軒軒。
中文譯文:
綠槐樹的云影嬉戲在黃昏中,
月光透過半掩的門照亮牢籠般的憂愁。
我的心碎成千片,
只有二分之一的存留。
黃鵠在沙灘上長久地回首,
江水上的杜鵑鳥空空地斷了魂。
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卻毫不省悟,
紅纓白馬意味著高傲自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之情。綠槐樹下的云影和月光,以及半掩的門,都映襯出作者黃昏時的憂愁和困頓。他的心碎成千片,只有一部分存留下來,暗示著他內心的痛苦和掙扎。
詩中的黃鵠和杜鵑鳥都是象征,黃鵠回首和杜鵑鳥的斷魂,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失望。豎子和溷人則代表那些自以為是、渾渾噩噩的人們,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和處境沒有任何省悟。
最后一句描述了紅纓白馬,象征著高傲自大的形象。這句話暗示了作者對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的不屑和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它展示了文天祥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己處境的無奈和苦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