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甚夢召至帝所獲宥覺而頓愈遂賦 / 作者:文天祥 |
臥聽風雷叱,天官赦小臣。
平生無害物,不死復為人。
道德門庭遠,君親念慮新。
自憐螻蟻輩,豈意動蒼旻。
|
|
病甚夢召至帝所獲宥覺而頓愈遂賦解釋: 《病甚夢召至帝所獲宥覺而頓愈遂賦》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臥聽風雷叱,
天官赦小臣。
平生無害物,
不死復為人。
道德門庭遠,
君親念慮新。
自憐螻蟻輩,
豈意動蒼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文天祥在病重時做了一個夢,夢中他被召見到皇帝那里,皇帝赦免了他的罪過,他醒來后病情奇跡般地好轉。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道德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君王和親人的思念和關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道德的追求。詩的開頭寫道“臥聽風雷叱”,形象地描繪了作者病榻上傾聽風雷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感悟。接著,詩中出現了“天官赦小臣”的句子,表達了作者在夢中被皇帝赦免罪過的幸運和感激之情。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自己的自省和對道德的追求,希望能夠得到寬恕和重生。
詩的后半部分寫道“平生無害物,不死復為人”,表達了作者平素無害的心態和對生命的珍惜。他認為自己雖然微不足道,但仍然希望能夠活著,繼續為人。接下來的兩句“道德門庭遠,君親念慮新”表達了作者對道德的追求和對君王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自憐螻蟻輩,豈意動蒼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微不足道的地位的自嘲和對命運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道德的追求以及對君王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文天祥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