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三夜用燈牌字韻湊成一詩與諸賓一笑 / 作者:文天祥 |
赤壁當年賦子虛,西風忽復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鑒,蟋蟀聲中七月圖。
詩思飄飄入云漢,歌聲隱隱動江湖。
萬家簫鼓連燈火,見說來年此事無。
|
|
七月十三夜用燈牌字韻湊成一詩與諸賓一笑解釋: 《七月十三夜用燈牌字韻湊成一詩與諸賓一笑》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用燈牌字拼湊成詩句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赤壁當年賦子虛,
西風忽復到菰蒲。
蟾蜍影里千秋鑒,
蟋蟀聲中七月圖。
詩思飄飄入云漢,
歌聲隱隱動江湖。
萬家簫鼓連燈火,
見說來年此事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赤壁之戰為背景,通過燈牌字拼湊成的詩句,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首句“赤壁當年賦子虛”,回憶了赤壁之戰時,曹操賦詩《賦子虛》的情景。接著,“西風忽復到菰蒲”,表達了時光的流轉,西風再次吹到菰蒲,暗示著歷史的回溯。
下一句“蟾蜍影里千秋鑒”,通過蟾蜍的影子,寓意著歷史的見證。而“蟋蟀聲中七月圖”,則描繪了七月的夜晚,蟋蟀的鳴叫聲中,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詩思飄飄入云漢,歌聲隱隱動江湖”,表達了作者的詩思在廣闊的云漢之間飄蕩,歌聲在江湖中回蕩,展現了作者對文學和音樂的熱愛。
最后兩句“萬家簫鼓連燈火,見說來年此事無”,描繪了燈火輝煌的景象,預示著明年的今日將成為過去,暗示著時光的無情流逝。
這首詩詞通過燈牌字的拼湊,將歷史、時光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現了文天祥深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