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道中贈送丁碧眼相士 / 作者:文天祥 |
自詭衡山道士孫,至今句法有軒轅。
世人未見題堯廟,盡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遠游歸。
離騷忘卻題天柱,為立斜陽問翠微。
|
|
湘潭道中贈送丁碧眼相士解釋: 《湘潭道中贈送丁碧眼相士》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詭衡山道士孫,
至今句法有軒轅。
世人未見題堯廟,
盡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
便如屈子遠游歸。
離騷忘卻題天柱,
為立斜陽問翠微。
詩意:
這首詩詞是文天祥在湘潭道中贈送給丁碧眼相士的。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身份和才華的自嘲,以及對世人對他的誤解和對他作品的曲解的不滿。作者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口吻開頭,作者自稱是一個自詡為衡山道士孫的人,但他的句法卻像軒轅一樣高深莫測。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自己身份的戲謔。
接下來,作者抱怨世人未曾見過他在堯廟上題字,而將他的作品都當作昌黎的寓言來解讀。這表達了作者對他作品被誤解的不滿和對世人的不理解。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以屈原遠游歸來的形象來比喻自己,將衡云收拾成羽衣,象征著他準備離開塵世,追求更高的境界。這里作者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
最后兩句中,作者提到了離騷和題天柱,離騷是屈原的作品,題天柱則是作者自己的作品。作者表示他已經忘卻了離騷,而將自己的心思放在了斜陽和翠微上,這里象征著他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探索。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世人誤解的不滿,同時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以及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