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子樓 / 作者:文天祥 |
自別張公子,嬋娟不下樓。
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
我游彭城門,來吊楚王闕。
問樓在何處,城東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
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義長不沒。
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
|
燕子樓解釋: 《燕子樓》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別張公子,嬋娟不下樓。
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
我游彭城門,來吊楚王闕。
問樓在何處,城東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
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義長不沒。
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與張公子分別后的情景。詩人在離別后,樓上的燕子不再下樓,而是在樓上飛舞,被稱為百歲燕子,形容其風姿綽約。詩人游歷到彭城門,前往吊唁楚王的陵墓。他詢問燕子樓的位置,得知它位于城東,周圍的草地潔白如雪。詩人思考著,美麗的女子像蛾眉一樣,代代相傳,埋沒在歷史長河中,但她們的名字卻與山川一樣永存。詩人認為,自古以來,人們都會死去,但忠義的精神永遠不會消失。然而,傳頌的是美麗的心靈,而不是美麗的外貌。
賞析:
《燕子樓》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別后的情景,通過對燕子的描寫,表達了對美麗和風流的贊美。詩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如城東的白雪般的草地,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氛圍。詩人通過對美麗女子的思考,強調了忠義精神的重要性,將美麗與品德相結合,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價值觀。整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美麗和忠義的思考,展示了文天祥獨特的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