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楊九弘貞長安病中見寄 / 作者:白居易 |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營營。
所嗟經時別,相去一宿程。
攜手昨何時,昆明春水平。
離郡來幾日,太白夏云生。
之子未得意,貧病客帝城。
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
隱幾自恬澹,閉門無送迎。
龍臥心有待,鶴瘦貌彌清。
清機發為文,投我如振瓊。
何以慰饑渴,捧之吟一聲。
|
|
酬楊九弘貞長安病中見寄解釋:
酬楊九弘貞長安病中見寄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營營。
所嗟經時別,相去一宿程。
攜手昨何時,昆明春水平。
離郡來幾日,太白夏云生。
之子未得意,貧病客帝城。
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
隱幾自恬澹,閉門無送迎。
龍臥心有待,鶴瘦貌彌清。
清機發為文,投我如振瓊。
何以慰饑渴,捧之吟一聲。
中文譯文:
在枕頭上你安靜地躺著,我卑身低首。
唉,惋惜離別時光,相隔僅一夜之行程。
我們曾何時牽手,共賞昆明的春水之平。
我離開郡城幾天,太白山的夏云出現。
你的兒子未能如愿,貧病中作客于帝都。
貧窮堅定志士的節操,疾病卻增加了高人的情懷。
我在私室里悠然恬淡,閉門不外送迎。
如龍躺臥,心懷期待;如鶴消瘦,面容愈發清秀。
我的心靈和才華發揮,你對我的詩歌如振奇珍。
怎樣寄托壓抑與渴望,我將它捧起并吟唱一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回答楊九弘貞贈詩的作品。白居易對楊九弘貞的友情和贈詩表示了感謝之情。整首詩構思簡潔,語言優美流暢,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感悟。
詩的前四句講述了詩人與楊九弘貞相見的場景,描繪了兩人對比鮮明的狀態,以彰顯作者對友人的關心和思念之情。
接下來一段講述了白居易離開楊九弘貞所在的地方,來到長安的情景。詩人以太白山和夏云來表達離別的悲涼感,抒發了自己身居陌生城市的孤寂之感。
再往后幾句,描述了作者現在的狀態。他抱著對理想追求的堅定,忍受著疾病和貧困的困擾,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對楊九弘貞贈詩的回答。他將詩作看作是對內心壓抑與渴望的抒發,并以此寄托對友情的珍視。
整首詩詞以簡約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生活的體悟,表達了白居易志在文學創作之上,對貧病之中的高人志士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傳遞了溫馨動人的友情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