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黃岡寺次吳履齋韻 / 作者:文天祥 |
長江幾千里,萬折必歸東。
南浦驚新雁,廬山隔晚風。
人行荒樹外,秋在斷蕪中。
何日洗兵馬,車書四海同。
|
|
題黃岡寺次吳履齋韻解釋: 《題黃岡寺次吳履齋韻》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江幾千里,萬折必歸東。
南浦驚新雁,廬山隔晚風。
人行荒樹外,秋在斷蕪中。
何日洗兵馬,車書四海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長江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國家統一的期望。詩中通過描寫長江的曲折流程,表達了無論經歷多少曲折,最終都會回歸東方的信念。南浦的新雁驚起,廬山隔斷了晚風,暗示著國家的分裂和困境。人們行走在荒涼的樹林之外,秋天的景色中,表達了國家的衰敗和困頓。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國家復興的期望,希望有一天能夠洗凈兵馬的塵垢,實現國家的統一和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憂慮和期望。通過描繪長江的壯麗景色和人們的困境,詩中蘊含著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對國家統一的渴望。作者運用自然景物的描寫,將國家的命運與自然景觀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展現了作者對國家的深情厚意和對國家復興的期盼。這首詩詞也成為了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被廣泛傳誦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