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京口 / 作者:文天祥 |
早作田文去,終無蘇武留。
偷生寧伏劍,忍死欲焚舟。
逸驥思超乘,飛鷹志脫鞲。
登樓望江上,日日數行艘。
|
|
回京口解釋: 《回京口》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作田文去,終無蘇武留。
偷生寧伏劍,忍死欲焚舟。
逸驥思超乘,飛鷹志脫鞲。
登樓望江上,日日數行艘。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堅定和追求自由的思考和追求。詩中通過對自然界中的動物形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自由和追求理想的渴望。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早作田文去,終無蘇武留”,表達了作者對蘇武的敬仰和對忠誠的追求。蘇武是漢代的一位忠誠的官員,被囚禁在北方荒野,但他始終堅守忠誠,不屈不撓。作者希望自己能夠像蘇武一樣,堅守信仰和原則。
接下來的兩句“偷生寧伏劍,忍死欲焚舟”,表達了作者寧愿選擇死亡也不愿屈服于壓迫和不公的決心。作者寧愿選擇死亡,也不愿意放棄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逸驥和飛鷹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追求理想的向往。逸驥和飛鷹都是自由自在的動物,它們追求超越和解放。作者希望自己能夠像逸驥和飛鷹一樣,超越現實的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
最后兩句“登樓望江上,日日數行艘”,描繪了作者站在樓上,眺望江上行駛的船只。這里船只的形象象征著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人們。作者每天都在數著經過的船只,表達了他對自由和理想的期待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界中動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堅定和追求自由的思考和追求。它鼓勵人們堅守信仰和原則,追求自由和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