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 作者:李白 |
誰道此水廣,狹如一匹練。
江夏黃鶴樓,青山漢陽縣。
大語猶可聞,故人難可見。
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
報國有壯心,龍顏不回眷。
西飛精衛鳥,東海何由填。
鼓角徒悲鳴,樓船習征戰。
抽劍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長呼結浮云,埋沒顧榮扇。
他日觀軍容,投壺接高宴。
|
|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解釋: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以下為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誰說這江水寬廣,猶如一匹細綢一樣狹窄。這是江夏黃鶴樓,位于青山上的漢陽縣。大家的話語雖然可以聽得到,但故人卻很難相見。你寫給我陳琳的檄文,我則寫了給魯連的箭信。我們都懷有報國的壯志,但朝廷卻不見龍顏回顧。像悲鳴的精衛鳥西飛一樣,東海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填平。這鼓聲和號角只能帶來悲傷,樓船習慣于征戰。我把劍拔出來,在霜月下行走,夜晚空無一人的庭院里走了遍。長聲呼喊起飄浮的云彩,埋沒了曾經的顧榮扇。但將來有一天,我們會觀看著武官的容貌,相聚投壺,參加盛大的宴會。
這首詩是李白在與朋友漢陽輔錄事寫信時所作的,他寄托了對友誼和國家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江水狹窄、黃鶴樓的景色,寄予了友情和報國的壯志。詩中的“龍顏不回眷”表達了他對朝廷的不滿和對自己的困境的無奈。詩人把自己與友人間的情誼與報國的忠誠緊密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對友誼和國家的真摯關懷。
總的來說,《江夏寄漢陽輔錄事》展現了李白對友誼和國家的情感,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朝廷的不滿和對困境的無奈。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充滿了激情和壯志,也體現了詩人對友誼和國家的忠誠和執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