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林碧鑒相士 / 作者:文天祥 |
咸陽宮中四尺鏡,照人五臟何炯炯。
桑田滄海千馀年,百煉依然化為礦。
君從何處得此物,鑄就雙瞳敵秋月。
向來照心今照形,不事瀾翻三寸舌。
遠沖風雪肯我過,看來猶未深知我。
我方簑笠立釣磯,萬事浮云都勘破。
噫嘻吁,只今神目鬼眼紛道途,暗中許負應盧胡。
試問何如林家老碧鑒,不知天津橋上復有龍鐘無。
|
|
贈林碧鑒相士解釋: 《贈林碧鑒相士》是宋代文天祥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贈送給林碧鑒相士
咸陽宮中有一面四尺的鏡子,照出人體五臟的明亮光輝。經歷了千余年的滄海桑田,經過百次煉制,依然變成了一塊寶貴的礦石。你從何處得到了這樣的寶物,使你的雙眼能夠與秋月一較高下。過去你只照心靈,如今你也照現(xiàn)實形象,不再參與紛爭,不再用三寸舌頭說閑話。即使遠行遭遇風雪,你也愿意與我同行,但你似乎還不完全了解我。我身穿蓑衣,戴著斗笠,站在釣魚臺上,看破了世間萬事如浮云。唉呀,現(xiàn)在神目鬼眼紛紛出現(xiàn)在道路上,暗中可能有人背叛我。請問林家老碧鑒,你是否知道天津橋上還有一座沒有龍鐘的橋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贈送林碧鑒相士為主題,通過描繪一面四尺鏡子的神奇之處,表達了對林碧鑒相士的贊美和敬意。詩中的鏡子象征著林碧鑒相士的洞察力和智慧,能夠透視人的內心和真實面貌。作者通過描述鏡子經歷了千年滄海桑田和百次煉制,強調了林碧鑒相士的才華和經驗的積累。
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林碧鑒相士的信任和依賴。作者描述了自己身穿蓑衣、戴斗笠站在釣魚臺上的形象,意味著他在世俗紛爭中看破了一切,而林碧鑒相士則能夠看透他的內心和真實面貌。作者希望林碧鑒相士能夠幫助他洞察世間的虛妄和背叛。
整首詩詞以對林碧鑒相士的贊美和期望為主題,通過描繪鏡子的神奇之處和作者自身的形象,表達了對真實和洞察力的追求。同時,詩中也暗示了世間的虛妄和背叛,以及作者對林碧鑒相士的期望和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