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是出自《白居易》創作的“澗底松-念寒俊也”,總共“8”句,當前“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是出自第1句。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解釋: 原句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有松百尺大十圍》,其詳細的解釋如下: 1. "有松百尺大十圍":這句描述了一棵長到百尺高,樹干周徑達到十圍的大松樹。這里的“尺”是中國古代長度單位,“圍”則是指樹木的周徑。 2. "生在澗底寒且卑":這句話描述了這棵松樹生長的位置——澗底,環境寒冷且地位低下。這里的“澗底”指的是山澗底部,通常環境條件較差;而“寒且卑”則表達了松樹所處環境的惡劣以及其自身的渺小和低微。 創作背景及感想: 白居易生活的唐朝社會經濟相對繁榮,但文人士大夫普遍關注民生、倡導節儉。在這樣的背景下,白居易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一棵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生存的松樹,寄寓了作者對堅韌生命力的贊美以及對底層人民命運的關注。 評價: 這句話充分體現了白居易詩歌中“諷喻”與“抒情”的結合。他通過形象的松樹意象,揭示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和人性的光輝與暗淡。這樣的詩作既有藝術感染力,又具有深厚的社會現實意義。
查看完整“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