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安府第二十九 / 作者:文天祥 |
崔嵬扶桑日,闊會滄海潮。
傾都看黃屋,此意竟蕭條。
|
|
福安府第二十九解釋: 《福安府第二十九》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崔嵬扶桑日,
闊會滄海潮。
傾都看黃屋,
此意竟蕭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象,崔嵬(指高大的山峰)扶桑(指東方的日出)的景色,廣闊的海潮涌動。然而,詩人傾盡心力去看黃屋(指皇宮),卻發現宮殿內竟然荒涼蕭條。這首詩詞通過對景色和皇宮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憂慮和失望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崔嵬扶桑日和滄海潮的描繪,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然而,詩人在第三句中轉折出現,將目光投向黃屋,揭示了皇宮的凄涼景象。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悲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衰敗和社會動蕩的憂慮之情。
詩中的“崔嵬扶桑日”和“闊會滄海潮”形象生動,給人以壯麗的感覺。而“傾都看黃屋”和“此意竟蕭條”則通過對黃屋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衰敗的失望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景物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社會現狀的不滿。
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政治腐敗。它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文天祥對國家興衰的關切,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