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笳曲·三拍 / 作者:文天祥 |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關山月。
中天月色好誰看,豺狼塞路人煙絕。
寒刮肌膚北風利,牛馬毛零縮如蝟。
塞上風云接地陰,咫尺但愁雷雨至。
|
|
胡笳曲·三拍解釋: 《胡笳曲·三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年奔走空皮骨,
三年笛里關山月。
中天月色好誰看,
豺狼塞路人煙絕。
寒刮肌膚北風利,
牛馬毛零縮如蝟。
塞上風云接地陰,
咫尺但愁雷雨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文天祥在北方邊塞的艱苦生活和對祖國的憂慮之情。他在邊塞奔波了三年,身體瘦弱,骨瘦如柴。在這三年中,他吹奏著笛子,寄托著對關山月色的思念。然而,邊塞上的月色美麗,卻沒有人能欣賞到,因為豺狼橫行,人煙稀少。北風刮過,寒冷刺骨,牛馬的毛發都蓬松縮起來,像刺猬一樣。邊塞上的風云變幻,陰霾籠罩,即使距離很近,也只能愁眉苦臉地等待雷雨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邊塞的艱辛生活和對祖國的憂慮之情。通過描繪北方邊塞的荒涼景象和惡劣氣候,詩人展現了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同時也抒發了對祖國安危的擔憂。詩中的胡笳曲和關山月成為了詩人心靈的寄托,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在邊塞的艱辛和對祖國的深情厚意。這首詩詞展現了文天祥的愛國情懷和對人民苦難的關懷,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