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 / 作者:張元干 |
風露底。
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亂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須記。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
|
|
謁金門解釋: 《謁金門·風露底》是宋代詩人張元干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露底
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亂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須記。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
中文譯文:
風吹露水滴在石上,
站在岸邊,心中感到憂愁。
月亮到了房檐,天空如水。
亂峰清晰地映照在水中。
這次離去要去登上瀛洲,務必要記住。
今晚,我與道山一同陶醉。
明年春天,人們將共同指著春殿。
玉皇廟香案前的官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展示了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詩中描繪了風吹露水的景象,以及月亮照在房檐上,天空如水的美麗景色。在亂峰的映照下,詩人表達了自己要登上瀛洲的決心,并希望將此刻的美好記在心中。詩人在當晚與道山一同陶醉,預示著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最后,詩人提到明年春天人們將共同指著春殿,這可能是詩人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風吹露水、月照房檐等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感受。同時,詩人通過登瀛洲和與道山共醉的情節(jié),表達了對追求理想境界和與友人共享美好時刻的向往。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間,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追求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