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平江陳侍郎十絕 / 作者:張元干 |
常佩了堂一則語,睢陽舉似劉潞州。
大朝不復見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
|
上平江陳侍郎十絕解釋: 《上平江陳侍郎十絕》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陳侍郎在平江時的境遇和他與另一位老人的交談。
詩詞中的譯文如下:
常佩了堂一則語,
睢陽舉似劉潞州。
大朝不復見丙午,
二老信然成古丘。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陳侍郎的景仰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在這首詩詞中,作者提到了陳侍郎(陳樞密之子陳升之)在平江時的言談風采,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敬佩。"常佩了堂一則語"意味著陳侍郎常常在堂上引經據典,言辭優美。"睢陽舉似劉潞州"則是對陳侍郎的進一步贊美,將他與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劉潞州相提并論,顯示出他的才華和地位。
接下來的兩句"大朝不復見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表達了時光流轉的感慨。"大朝不復見丙午"指的是宋朝的盛世已經過去,時光已經流轉到了丙午年(指宋仁宗時期)。"二老"指的是陳侍郎和另一位老人,他們已經年邁,時光的流轉使得他們逐漸成為過去的風景,"成古丘"意味著他們已經成為歷史中的遺跡。
整首詩詞通過對陳侍郎的贊美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作者對文化和歷史的關注,同時也反映了對過去輝煌時代的懷念和對人生短暫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