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少師相國李公 / 作者:張元干 |
往在東都日,傷心丙午年。
不從三鎮割,安得兩宮遷。
抗議行營上,排奸御榻前。
英風成昨夢,遺恨落窮邊。
|
|
挽少師相國李公解釋: 這是一首宋代張元干的詩詞《挽少師相國李公》。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少師相國李公》中文譯文:
往在東都日,傷心丙午年。
不從三鎮割,安得兩宮遷。
抗議行營上,排奸御榻前。
英風成昨夢,遺恨落窮邊。
詩意和賞析:
該詩描繪了作者對李公的挽歌。詩的開頭提到了過去曾在東都(即汴京,今河南開封)的歲月,暗示李公曾在這里有過輝煌的一生。接著,詩人表達了對李公逝世的悲傷之情,稱其逝世的年份為丙午年,表明了作者對這個逝去的時光的深切懷念。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李公不愿意割席斷交,不愿離開東都的情感。"三鎮"指的是京城的三鎮守將,"兩宮"指的是皇宮和李公的府邸,意味著李公不愿離開宮廷的宏圖壯志。
接著,詩中出現了"抗議行營上,排奸御榻前"的描述,表達了李公忠誠抗議奸邪之事的精神。這兩句詩通過表現李公在朝廷中的正直和堅定的立場,強調了他的忠誠和品德。
最后兩句詩"英風成昨夢,遺恨落窮邊"表達了作者對李公英勇風采已成往事的感慨,以及對他被困于邊境窮苦境地的遺憾。這里的"昨夢"意味著李公的輝煌已經過去,他的豪情壯志只能成為回憶。"遺恨落窮邊"表明了作者對李公身陷困境的遺憾和同情之情。
整首詩以悼念、懷念和贊頌為主旨,通過對李公的回憶和描寫,展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和英勇事跡。同樣也表達了作者對李公逝世的痛惜之情,傳達了對他的敬意和紀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