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 作者:張元干 |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
|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解釋: 詩詞:《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朝代:宋代
作者:張元干
中文譯文:
老去何堪節物催,
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
蚯蚓蝦蟆也出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張元干的作品,描繪了農歷正月十四日的景象,這一天是農歷的驚蟄節。詩人以自然現象的變化來表達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老去何堪節物催”,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年歲不饒人的感嘆。歲月如梭,時光不等人,無情地推動著人們的老去,使人不禁思考生命的脆弱與有限。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放燈中夜忽奔雷”。這里描繪了突然的閃電和雷聲,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這種突如其來的現象象征著瞬息萬變的人生,讓人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常。
最后兩句寫道:“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這里通過描繪動物的活動,表達了自然界的生機勃勃。大自然的力量喚醒了冬眠的生物,使它們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在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順應自然的變化。
整首詩通過對驚蟄節的描繪,以自然景象為隱喻,深刻地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詩中的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思考,使人們在面對歲月的洪流時,能夠更加珍惜時間、感悟生命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