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未歲春過西湖賓藏寺作 / 作者:張元干 |
湖垠取微徑,窈窕松門深。
中有古佛屋,閴無人足音。
春云帶飛雨,冷色來蒼岑。
孰知戎馬盛,但見藤蘿陰。
平生云臥想,正欲幽夢尋。
不減避世士,契此太古心。
|
|
丁未歲春過西湖賓藏寺作解釋: 《丁未歲春過西湖賓藏寺作》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作者在丁未年的春天游覽西湖賓藏寺時的景象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湖畔小徑蜿蜒曲折,幽深的松門窈窕。其中有一座古老的佛寺,靜謐無人蹤聲。春天的云彩帶來飄灑的雨,給蒼茫的山巔帶來一片寒冷的色調。誰能知曉戰馬的繁盛,只見藤蘿遮掩了一切。我平生一直想沉浸于云臥的夢境,正欲尋找這太古的心靈。不遜于隱居的士人,與這古寺產生了契合。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西湖賓藏寺的景色,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湖畔小徑彎曲蜿蜒,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松門深處更為幽深。古佛屋的存在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寺內空無一人,安靜得連腳步聲都聽不到。
接著,詩人以春云帶來的飛雨和山巔蒼茫的冷色來描繪寺廟周圍的景象,給人一種清寒的感覺。詩中提到誰能知曉戰馬的盛況,藤蘿的茂盛掩蓋了一切,暗示了塵世紛擾和戰亂的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沉浸于夢幻般的云臥之中,尋找太古的心靈。詩人認為自己與隱士一樣,擁有一顆超越塵世的心靈,與這座古寺產生了某種共鳴和契合。
整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西湖賓藏寺的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寧靜和隱逸生活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詩詞傳遞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