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王巖起樂齋 / 作者:張元干 |
宦游適樂土,宴坐名樂齋。
問君何獨樂,胸中高崔嵬。
軒裳儻來物,世途吁可哀。
紛然雞鶩爭,陷阱成禍胎。
不如尋蠹魚,簡編閱興衰。
萬事付杯酒,百年俱劫灰。
搘頤忽長嘯,妙想從天回。
人生行樂耳,勿為華發催。
|
|
題王巖起樂齋解釋: 《題王巖起樂齋》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宦游適樂土的經歷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樂齋中的愉悅與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宦游適樂土,宴坐名樂齋。
問君何獨樂,胸中高崔嵬。
軒裳儻來物,世途吁可哀。
紛然雞鶩爭,陷阱成禍胎。
不如尋蠹魚,簡編閱興衰。
萬事付杯酒,百年俱劫灰。
搘頤忽長嘯,妙想從天回。
人生行樂耳,勿為華發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宦游適樂土的場景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在名樂齋中的宴坐之樂。詩詞開頭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獨樂的好奇,同時也隱含了一種自己內心的高傲與深思。接著,詩中出現了軒裳的珍貴物品,以及對世途的感嘆,暗示了世俗之事的空虛和可哀。
詩詞的下半部分用紛然雞鶩爭和陷阱成禍胎的描寫,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競爭的警示。在這種功利之外,作者認為尋求蠹魚(指尋求深層次的知識和思考)更能使人簡化人生,了解興衰的真相。
最后兩句"萬事付杯酒,百年俱劫灰。搘頤忽長嘯,妙想從天回。"表達了人生短暫的觀念,將一切俗世之事都歸于塵埃,唯有搘頤長嘯(支撐下巴長吟)時,才能從天而降的妙想,給予人以真正的啟迪和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對宴樂、世俗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冷峻態度,強調了追求深層次的思考和心靈的自由。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見解,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