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李丞相游山 / 作者:張元干 |
海山幻出化人宮,樓觀新崇萬指容。
云霧入檐銀色界,藤蘿昏雨妙高峰。
放懷久已參黃檗,雅志無疑伴赤松。
欲去更聞獅子吼,忘歸橋下興猶濃。
|
|
再和李丞相游山解釋: 詩詞:《再和李丞相游山》
作者:張元干(宋代)
海山幻出化人宮,
樓觀新崇萬指容。
云霧入檐銀色界,
藤蘿昏雨妙高峰。
放懷久已參黃檗,
雅志無疑伴赤松。
欲去更聞獅子吼,
忘歸橋下興猶濃。
【譯文】
海山幻化成人間的宮殿,
樓臺莊嚴,形象萬千。
云霧繚繞,如銀色的界限,
藤蘿蔓延,雨中迷離的高峰。
釋放心懷,久已參禪黃檗,
雅志無疑,伴隨著赤松。
欲離去,更能聽到獅子的吼聲,
忘卻歸程,在橋下的激情依然濃烈。
【詩意分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與李丞相再次一起游山的情景。詩中的"海山幻出化人宮"表達了山景如宮殿般美麗壯觀的景象,樓臺莊嚴、形象萬千。"云霧入檐銀色界"描繪了云霧彌漫的景象,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藤蘿昏雨妙高峰"則表現了藤蘿在雨中蔓延,巧妙地勾勒出高峰的景象。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在這個美麗景色中放松心懷,久已參禪黃檗,與赤松一同實現了內心深處的雅志。"欲去更聞獅子吼"揭示了作者雖然準備離開,但仍能聽到山林中獅子吼聲的激情。最后兩句"忘歸橋下興猶濃"表達了作者忘卻了歸程,橋下的興致依然濃烈。
整首詩以描繪山景為主線,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感受,表達了作者與李丞相游山時的歡愉心境和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山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作者對山水的獨特感悟和情感體驗。詩中的意象描寫生動而富有詩意,如"海山幻出化人宮"、"云霧入檐銀色界"等,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同時,詩中還融入了人與自然的交融,以及內心世界的表達。通過"放懷久已參黃檗"、"雅志無疑伴赤松"等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內心追求和心靈寄托的追求。
詩的最后兩句"欲去更聞獅子吼,忘歸橋下興猶濃"將離別之情與對自然的喜愛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離別時刻的不舍和對自然的留戀之情。整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表達,給人帶來了一種恬靜而美好的感受。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豁達樂觀。詩歌中隱含著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幸福的追求,同時也傳遞給讀者一種舒適寧靜的情緒。
整首詩的語言簡練而含蓄,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詩歌充滿了意境和韻味。通過細膩描繪山水景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心靈自由的向往。整首詩流暢而優美,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讀來令人陶醉其中,引人深思。
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象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心靈境界的追求。讀者在閱讀詩歌時,能夠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與壯美,體會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喜悅,同時也能夠引發自身對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詩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情感表達,使得讀者能夠在欣賞詩歌的同時,也得到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