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伯有行色會宿東禪次元韻 / 作者:張元干 |
真成風雨夜,精舍對床眠。
去住非無數,行藏莫問天。
十年瀕瘴海,一棹破春煙。
君自足歸興,不妨啼杜鵑。
|
|
申伯有行色會宿東禪次元韻解釋: 《申伯有行色會宿東禪次元韻》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詩意深邃,表達了詩人在風雨夜晚與友人共眠的情景中,對行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以申伯(指友人)在行旅途中的行色為主題,描繪了友人行旅的艱辛和不易。真成風雨夜,表明行旅途中艱辛的環境條件,也隱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挫折。精舍對床眠,描述了詩人與友人共同在精舍中休息的情景,強調了友情和互助。
詩句"去住非無數,行藏莫問天"道出了行旅者的無常和不確定性,無論是離去還是停留,都是無法預測和把握的。行藏莫問天,意味著無論如何變化,行旅者都應該順應天命,不去過多追問。
接下來的兩句"十年瀕瘴海,一棹破春煙",通過描繪行旅者十年間在疾病纏身的險惡環境中的艱難歷程,以及在春天的煙霧中一艘破船的形象,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憂郁和無奈情緒。
最后兩句"君自足歸興,不妨啼杜鵑"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鼓勵,詩中的"君"指代友人,"足歸興"意味著友人將能夠達成自己的心愿和追求,不妨啼杜鵑則是對友人在歸來時的歡迎和慶賀。
整首詩通過描繪行旅者的艱辛、無常和不易,表達了對行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體現了友情和對友人的祝福。張元干運用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將行旅者的辛酸與人生的沉思相結合,使詩詞充滿了深情和哲理的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