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東山二詠次李丞相韻·鱣溪 / 作者:張元干 |
寒木高蘿幾曲溪,斷碑零落臥荒祠。
澄潭想像云頭涌,懸瀑依稀雨腳垂。
地軸漫煩龍虎戰,天符那得元神私。
茫茫造物殊難曉,要是為霖自有時。
|
|
游東山二詠次李丞相韻·鱣溪解釋: 《游東山二詠次李丞相韻·鱣溪》是宋代張元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鱣溪,寒木高聳,蘿蔓盤曲。溪水從斷碑零落的廢墟旁流過,荒廢的廟宇躺臥在那里。澄潭中的景象讓人想象出云霧翻騰,懸崖上的瀑布仿佛在雨中垂瀉。地面仿佛是一場龍虎激戰的戰場,而天空中的征兆似乎無法解讀。茫茫宇宙的創造之謎是如此難以揭曉,只有在恰當的時機,雨水才會降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鱣溪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感慨和思考。寒木高聳、蘿蔓盤曲的描繪了溪旁的景色,展現出一種幽靜而荒涼的氛圍。斷碑零落的荒廢廟宇,是時間流轉和歲月變遷的見證。澄潭中的云霧和瀑布則給人以神秘的感覺,使人聯想到自然界的瑰麗景色。地軸上龍虎激戰的描述,與天符預示的征兆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人類對自然奧秘的無能為力。茫茫宇宙的創造之謎,使人感嘆自然界的復雜和深邃。最后,詩人表示只有在合適的時機,雨水才會降臨,這暗示著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規律和時機,人類只能順應其中。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界的敬畏和思考。作者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將景物與人類的命運相聯系,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類對自然奧秘的探索。整首詩抒發了一種無奈和敬畏的情感,使人對自然界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有了更深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