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立馬贈別 / 作者:李白 |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
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邯鄲能屈節,訪博從毛薛。
夷門得隱淪,而與侯生親。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諾,意氣遙相托。
五馬入市門,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貴,且與荷衣樂。
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
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
|
|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立馬贈別解釋: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立馬贈別》是李白創作的唐代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博平鄭太守的敬仰和告別之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立馬贈別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
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
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
邯鄲能屈節,訪博從毛薛。
夷門得隱淪,而與侯生親。
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
多君重然諾,意氣遙相托。
五馬入市門,金鞍照城郭。
都忘虎竹貴,且與荷衣樂。
去去桃花源,何時見歸軒。
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大梁貴公子,氣勢如蒼梧山上的云。
如果沒有三千的客人,誰會知道信陵君。
救趙國而復興魏國,英勇的名聲傳遍天下。
邯鄲能屈服,而博平鄭太守卻追隨毛薛之道。
夷門淪陷,還與侯生結為親信。
鼓刀而行,乃是袖槌人的風范。
好的士人不能把握機會,又如何保全自己。
多少次你重重地答應我,情意相托。
五匹駿馬進入市門,金鞍照亮城郭。
都忘卻了虎竹的寶貴,與負荷的衣裳一起歡樂。
走吧,去尋找桃花源,何時才能回到家中。
相思無終極,內心憂傷得像朗江的猿猴蹦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向博平鄭太守道別的詩。李白在詩中表達了他對博平鄭太守高貴的評價,并向他告別。詩中提到博平鄭太守的華麗和威嚴,以及他對國家的貢獻。作者還表達了對詩中人物的敬意,并指出好的士人應該不辱使命,保全自己。詩詞最后表達了作者對歸家的向往和對別離的痛苦。整首詩意典雅,語言優美,展現了李白的才情和豪情壯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