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道山亭餞張椿老赴行在) / 作者:張元干 |
風露底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亂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須記。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
|
|
謁金門(道山亭餞張椿老赴行在)解釋: 《謁金門(道山亭餞張椿老赴行在)》是宋代張元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露底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
亂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須記。
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
玉皇香案吏。
詩意:
這首詩以金門山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送別張椿老赴行在的離愁。詩中描繪了山中的景色,以及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張椿能夠記得登上瀛洲的這次旅行。最后幾句提到了詩人與張椿老一起飲酒共醉的愉快時光,以及明年春天大家再次相聚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對相聚的期盼。其中,詩人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展現出山間的風露、月色和峰影,以及房中的心境。這些景物與情感的交融,使詩詞更加生動而富有情感。
詩中的金門山被賦予了象征意義,代表著遠離塵世的仙境。詩人希望張椿能夠記住此次前往瀛洲的旅行,暗示著瀛洲是一個理想的歸宿,同時也暗含著對張椿的美好祝愿。
詩的最后幾句描繪了詩人與張椿共飲和期待明年相聚的情景。這些細節展示了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友情,讓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溫暖與親切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了離別的憂愁和相聚的期盼,給人留下深刻而溫暖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