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常侍御 / 作者:李白 |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
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大賢有卷舒,季葉輕風雅。
匡復屬何人,君為知音者。
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
燕趙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為訪南遷賈。
|
|
贈常侍御解釋:
贈常侍御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
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大賢有卷舒,季葉輕風雅。
匡復屬何人,君為知音者。
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
燕趙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為訪南遷賈。
中文譯文:
送給常侍御
安石在東山,無心治理天下。
一起刺激橫流,成功后又瀟灑自如。
大賢人放開拘束,季葉飄揚如風。
誰能挽回亂局,你是我的知音之人。
傳聞武安將領軍,在長平戰場上威震四方。
我們期望燕趙大地重新清明,周秦兩族守衛著祖先的社稷。
在登朝的時候一定要說些話,在南方訪問遷徙的賈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在唐朝時期所寫,贈送給常侍御的。常侍御(常侍之職是負責皇帝近侍和行宮內務的官員)是對方親近知交,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常侍御的贊賞和敬意。
詩的開頭提到安石,指的是北宋時期的新宰相安石,他在位期間推行了許多改革政策,但卻飽受爭議。詩中說他無意改革天下,可能是以諷刺的方式表達了對安石的不贊同。
詩的第二句“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意味著常侍御在扭轉亂局、取得成功后仍然保持著從容和灑脫的態度。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大賢人放開束縛、季葉輕風般雅致。這可能是指常侍御超越封建禮法的束縛,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傳聞中的武安將軍,他在長平戰場上英勇無畏,一時間使得瓦片都會受到震動。這里用燕趙、周秦來象征重新恢復社稷的社會秩序。
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常侍御的深情厚誼,希望常侍御能在朝堂中發表言論,并在南方拜訪遷徙的賈客。這句話也暗含了對常侍御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和社交能力的贊揚。
整首詩通過直接的語言和隱喻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常侍御的敬仰和贊賞,同時也展示了唐朝時期社會和政治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