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送友人還富沙) / 作者:張元干 |
山城何歲無風雨。
樓臺底事隨波去。
歸棹望譙門。
沙痕炯斷云。
詩成空吊古。
想像經行處。
陵谷有余悲。
舉觴澆別離。
|
|
菩薩蠻(送友人還富沙)解釋: 菩薩蠻(送友人還富沙)
山城何歲無風雨。
樓臺底事隨波去。
歸棹望譙門。
沙痕炯斷云。
詩成空吊古。
想像經行處。
陵谷有余悲。
舉觴澆別離。
中文譯文:
山城幾時沒有風雨。
樓臺下的事情隨波逝去。
歸舟望著譙門。
沙痕銳利地斷開云。
詩篇完成了,只能悼念古人。
想象著他們的足跡。
陵谷中有許多悲傷。
舉起酒杯澆灌別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張元干的作品,題目為《菩薩蠻(送友人還富沙)》。詩人以山城為背景,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山城何歲無風雨”,表達了山城常有風雨的意境。接著,詩人寫到樓臺下的事情隨波逝去,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以歸舟望譙門為景,表達了對友人歸鄉的期盼和祝福。沙痕炯斷云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不舍之情。
接著,詩人寫到詩已經完成,只能悼念古人,想象著他們的足跡。這里表達了對過去先賢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思考。
最后兩句“陵谷有余悲,舉觴澆別離”,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悲傷之情,舉起酒杯來澆灌別離,既是對友人的祝福,也是對別離的告別。
整首詩以山城為背景,通過描繪風雨、樓臺、歸舟等景物,抒發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思念和對別離的悲傷之情。通過對古人的悼念和對歷史的思考,表達了對過去的敬仰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給人以思索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