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 / 作者:張元干 |
欹枕深軒,散帙虛堂,畏景屢移。
漸披襟臨水,支床就月,蓮香拂面,竹色侵衣。
壓玉為醪,折荷當酉戔,臥看銀潢星四垂。
人歸后,任饑蟬自嘯,宿鳥相依。
癡兒。
莫蹈危機。
悟三十九年都盡非。
任紆朱拖紫,圍金珮玉,青錢流地,白璧如坻。
富貴浮云,身名零露,事事無心歸便歸。
秋風動,正吳松月冷,莼長鱸肥。
|
|
沁園春解釋: 《沁園春》是宋代詩人張元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欹枕深軒,散帙虛堂,畏景屢移。
漸披襟臨水,支床就月,蓮香拂面,竹色侵衣。
壓玉為醪,折荷當酉戔,臥看銀潢星四垂。
人歸后,任饑蟬自嘯,宿鳥相依。
癡兒。莫蹈危機。悟三十九年都盡非。
任紆朱拖紫,圍金珮玉,青錢流地,白璧如坻。
富貴浮云,身名零露,事事無心歸便歸。
秋風動,正吳松月冷,莼長鱸肥。
詩意:
《沁園春》描繪了一幅清幽寧靜的春景圖景。詩人以自然景色和物象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借以反映人生的無常和虛幻,表達了對富貴名利的淡泊和對自然純真的向往。
賞析:
該詩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下面對幾個要點進行解析:
1."欹枕深軒,散帙虛堂,畏景屢移":詩人倚著枕頭,躺在幽深的軒窗之間,書籍隨意散放,空堂寬敞,但詩人卻因為景色的變幻而感到畏懼。
2."漸披襟臨水,支床就月,蓮香拂面,竹色侵衣":詩人慢慢穿上衣服走到水邊,枕著床躺著望著明亮的月光,蓮花的香氣撲面而來,竹影透過衣物滲入衣襟。
3."壓玉為醪,折荷當酉戔,臥看銀潢星四垂":詩人把玉石研磨成酒,折下蓮花用來釀酒,然后躺著看銀白色的星星掛在四周。
4."人歸后,任饑蟬自嘯,宿鳥相依":人們回家之后,聽任著饑餓的蟬蟲自由地鳴叫,宿鳥依偎在一起。
5."癡兒。莫蹈危機。悟三十九年都盡非":詩人自稱癡兒,勸告自己不要陷入危機之中,要認識到三十九年的經歷都是虛妄的。
6."任紆朱拖紫,圍金珮玉,青錢流地,白璧如坻":不追求紅色和紫色的服飾,不圍繞著金銀珠寶,青銅錢幣滾動在地上,白色的玉石如同山峰島嶼一樣高聳。
7."富貴浮云,身名零露,事事無心歸便歸":富貴和名譽如同浮云,身體和名字都是短暫的,事情發生后無需過多關注,任其自然。
8."秋風動,正吳松月冷,莼長鱸肥":秋風吹動,吳松的月亮冷冷清清,水中的莼菜茂盛,鱸魚肥美。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而富有意境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富貴名利的淡泊態度,以及對自然純真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及以物喻人的隱喻手法,凸顯了人生的無常和虛幻,呼喚人們應以淡泊的心態面對世間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