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后贈從甥高鎮 / 作者:李白 |
馬上相逢揖馬鞭,客中相見客中憐。
欲邀擊筑悲歌飲,正值傾家無酒錢。
江東風光不借人,枉殺落花空自春。
黃金逐手快意盡,昨日破產今朝貧。
丈夫何事空嘯傲,不如燒卻頭上巾。
君為進士不得進,我被秋霜生旅鬢。
時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兒重廉藺。
匣中盤劍裝eC魚,閑在腰間未用渠。
且將換酒與君醉,醉歸托宿吳專諸。
|
|
醉后贈從甥高鎮解釋:
《醉后贈從甥高鎮》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醉酒后與從甥高鎮相逢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感嘆。
馬上相逢揖馬鞭,
客中相見客中憐。
欲邀擊筑悲歌飲,
正值傾家無酒錢。
這首詩以描寫相逢的場景作為開頭,作者與從甥騎馬相遇,互相致意。然后,兩人在客人聚集的地方見面,作者對從甥的境遇感到憐憫。作者想邀請從甥一起彈琴唱歌,暢飲暢敘,但此時作者正處于財產盡失的境地,沒有足夠的錢購買酒。
江東風光不借人,
枉殺落花空自春。
黃金逐手快意盡,
昨日破產今朝貧。
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江東風光的向往,但卻無法得到享受和借鑒。作者感嘆時間的荏苒,比喻自己把金錢揮霍一空,昨天還富有,今天卻變得貧窮。
丈夫何事空嘯傲,
不如燒卻頭上巾。
君為進士不得進,
我被秋霜生旅鬢。
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和士人身份的思考。作者自問為什么自己空有豪情壯志,卻無法實現,沒有進步。在作者頭上燃燒巾帽的比喻下,作者表示自己愿意放下身份的拘束,追求自由。與此同時,作者也提到自己白發的增加,暗示年歲的增長。
時清不及英豪人,
三尺童兒重廉藺。
匣中盤劍裝魚,
閑在腰間未用渠。
這里,李白對時局與英豪的對比進行了描寫,時局不如英豪人物偉大。他提到一個三尺高的童兒,指的是年幼的兒童。兒童能夠重視廉潔的品質,而成年人往往被物質欲望所累。他還提到自己佩劍卻沒用過,表示自己沒有用劍殺人,保持了純潔。
且將換酒與君醉,
醉歸托宿吳專諸。
詩的最后,作者向從甥提出要與他交換酒,一起醉酒。他們醉酒歸去,也許可以找到宿吳專諸,一個追求自由無拘束生活的人物。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作者醉酒后與從甥相逢的場景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困境的感慨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財產盡失、身份難得、時勢艱難的景象,李白展示了他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