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和節寓山庵 / 作者:陳著 |
小庵亦是小桃源,時事方難住更便。
啼鳥落花忘客主,青山流水見因緣。
得過一日是一日,浪說百年誰百年。
分付妻兒更深避,掃巖趺坐學枯禪。
|
|
中和節寓山庵解釋: 《中和節寓山庵》是宋代陳著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小庵,將小庵比作小桃源,表達了對安寧和平靜生活的向往。詩詞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和節寓山庵,
InthesecludedmountainhermitageofZhonghe,
小庵亦是小桃源,
Asmallretreat,likeaminiatureparadise,
時事方難住更便。
Inthistroubledworld,it'seasiertofindsolacehere.
啼鳥落花忘客主,
Singingbirdsandfallingpetalsmakeoneforgetaboutworldlyconcerns,
青山流水見因緣。
Greenmountainsandflowingwatersrevealtheinterdependentnatureofexistence.
得過一日是一日,
Obtainingeachdayasitcomes,
浪說百年誰百年。
Whocanclaimahundredyearswhenlifeisfleeting?
分付妻兒更深避,
Instructingmywifeandchildrentoretreatevenfurther,
掃巖趺坐學枯禪。
Isweeptherocksandsitcross-legged,studyingthepracticeofZenmeditation.
詩詞通過描繪小庵的景象,表達了陳著對寧靜和平的向往。小庵被比作小桃源,象征著一個人心靈的避風港,能夠遠離塵囂和紛擾,尋求內心的寧靜。在這個喧囂世界中,時事變幻,讓人難以應對。而小庵則成為了陳著心靈的棲息之地,讓他能夠遠離煩惱和紛擾。
詩詞中的啼鳥落花象征著自然的美好與流轉,使人們忘卻了客觀世界的紛擾,體驗到內心的寧靜。青山流水的描繪則表達了因果律的觀念,暗示著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孤立的存在。
詩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時間的思考。得過一日是一日,意味著要珍惜當下,順應自然的變化。浪說百年誰百年,告誡人們生命短暫,無法預知百年之后的事情,因此要珍惜現在的時光。
最后兩句詩詞中的分付妻兒更深避,掃巖趺坐學枯禪,表達了陳著對修行和冥想的追求。他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界的喧囂隔絕,專注于冥想修行,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覺醒。
這首詩詞通過對小庵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生活和內心凈化的向往,同時也反思了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以及修行與冥想的重要性。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陳著對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內心自我探索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