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丈亭 / 作者:陳著 |
丈亭亭下浦,艤棹又終朝。
船聚市聲雜,風生江氣驕。
茲行未百里,已涉第三潮。
去住向誰問,鷺飛云影飄。
|
|
泊丈亭解釋: 《泊丈亭》是宋代詩人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行船為背景,描繪了作者泊船丈亭浦的情景,表達了他對江南水鄉的獨特感受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丈亭亭下浦,
艤棹又終朝。
船聚市聲雜,
風生江氣驕。
茲行未百里,
已涉第三潮。
去住向誰問,
鷺飛云影飄。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船在丈亭浦上停泊的場景。作者描述了船只艤棹的情景,船舶在江面上停泊了整整一天。船只聚集在市場附近,市場的喧囂聲與船上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江風吹拂,江氣昂揚,給人一種壯闊的氣勢。作者在航行中已經行進了一段距離,已經越過了兩個潮汐,離目的地還有不到百里。然而,作者對于前方的去處和停留的地方感到迷茫,他不知道向誰去尋求答案。最后,他描繪了一只鷺鳥飛翔的形象,它的身影在云彩中飄動。
這首詩詞通過對船只停泊和航行過程的描繪,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生動景象。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船只的景象,通過對風和氣息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江南水鄉的壯麗和獨特。詩中的迷茫和思考也給人一種深沉的思考氛圍,探討了人在旅途中面臨的選擇和未知的命運。最后的鷺鳥形象則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詩意和唯美的意境。
整體而言,這首詩《泊丈亭》以自然景物和旅行為題材,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江南水鄉的情感和對旅途中迷茫和思考的體驗。這首詩在情感和意境上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